梅阿姨,54歲,月經正常,7天/ 30天。她的月經過多無痛。在過去的兩年里,她的月經沒有結束的打算。她也患有紊亂。尤其是近半年,月經持續20~30天,每次持續10~20天。月經持續多時少,伴有血塊。
梅阿姨沒有痛經、頭暈、心悸、發燒、疲勞、惡心、陰道分泌物,也沒有產后出血??紤]到所有同齡的姐妹都已絕經,但仍有月經不調,梅阿姨來我們婦科診所看病。醫生。
婦科醫生仔細詢問了病史。5歲的姑姑曾患高血壓18年,最高血壓為160/110毫米汞柱。每天早上口服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膠囊治療,血壓控制平穩。拒絕手術史、輸血史、創傷史、青霉素史、磺胺類藥物史、鏈霉素史、慶大霉素史、食物史、頭孢菌素史、食物過敏史、食物過敏史。及時接種疫苗。
梅阿姨今年15歲,初潮,妊娠4,自然分娩11990年。最后一次人工流產:2002年。避孕方法:無避孕。
婦科檢查:外陰:已婚型。陰道:光滑,陰道出血少,無異味。宮頸:光滑,無壓痛,無血液接觸。子宮:后位,大小正常,質地,無壓痛,無反跳痛。闌尾區:雙闌尾區摸不到異常。
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子宮后壁大小約57*42*56mm,肌層回聲均勻,子宮內膜厚度不均勻,回聲不均勻,左前壁與肌層邊界不清晰??捎^察到H血流信號,可檢測動脈頻譜。RI:0.48。闌尾區未見異?;芈暭把餍盘?,提示子宮內膜增厚,血流阻力低。
我不是更年期月經失調嗎醫生,你可以給我開一些調理月經的藥。為什么我在醫院做宮腔鏡檢查Aunt Mei迷惑不解。
為此,臨床醫生的解釋是,對于絕經后陰道出血和更年期月經紊亂,應排除子宮內膜癌,然后根據良性疾病進行治療。
門診醫生的回答是她目前不確定梅姨是不是癌癥,但是結合她的病史、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有必要進一步行宮腔鏡檢查+刮宮術以排除癌癥。病理結果。
為了改進相關檢查,醫生安排梅姨在靜脈全麻下進行宮腔鏡檢查。術中發現:宮腔深度7.5cm,宮腔鏡放置光滑,宮頸管內膜光滑,子宮內膜光滑。子宮腔不均勻增厚,血管異常,雙側輸卵管開口不明顯??紤]目前的診斷: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行宮腔鏡和分段刮除術,手術成功,出血5ml。
術后病理復查:子宮內膜:少量子宮頸內膜組織。宮腔:子宮內膜樣腺癌。梅姨需要隨訪手術等治療。
知道她肯定是子宮內膜癌,阿姨梅還是很困惑,顯然他是快絕經了,月經失調,怎么會變成子宮內膜癌呢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在子宮內膜的上皮性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子宮內膜腺癌最常見,子宮內膜癌的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上升趨勢。
一般認為子宮內膜癌可分為雌激素依賴性子宮內膜癌(I型)和非雌激素依賴性子宮內膜癌(II型)。原發性雌激素效應
&n
bsp; I型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有:無排卵:以無排卵功能障礙性子宮出血、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為主;初潮年齡越小、絕經時間越晚、不孕、不孕或不孕均可增加I型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癌癥;肥胖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單純用雌激素治療的患者,子宮內膜增生主要是由黃體酮水果拮抗的長期雌激素缺乏結節。
1。約90%的患者有陰道出血或陰道分泌物,主要是絕經后陰道出血,一般數量不多。絕經前婦女可表現為月經增多、月經延長或月經紊亂,如梅姨在文章中的表現。
4、周圍組織的晚期浸潤或神經受壓可引起下腹部和腰骶部疼痛,以后可能出現貧血、消瘦和惡病質。
子宮內膜癌的典型B超圖像包括宮腔內實質不均勻回聲區、宮腔線消失和肌層不均勻回聲區。彩色多普勒超聲可顯示豐富的血流信號。
宮腔鏡可直接觀察子宮腔和宮頸管癌病變的存在、大小和位置。直接活檢對局灶性子宮內膜癌的診斷更為準確。
子宮內膜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放療和藥物(化學藥物和激素)。醫生需要根據腫瘤的范圍和組織學類型以及患者的年齡和一般情況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案。
正常月經的發生是基于排卵后黃體壽命的終結、雌激素和孕酮的撤退、子宮內膜功能層的塌陷和壞死,從而導致出血。
無排卵功能障礙性子宮出血多發生在青春期和絕經期過渡期,絕經期卵巢功能持續下降,卵巢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反應低,卵泡發育受阻,不能排卵。
在排卵期發生的月經失調是功能性月經不調還是子宮內膜的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癌
鑒別方法為宮腔鏡加刮宮術,刮宮術不僅止血迅速,而且具有診斷價值。了解內膜病變,除惡性病變外。對育齡期及絕經期婦女應首先考慮刮除史。
對于月經正常的育齡婦女,一旦發生月經紊亂,我們是否需要刮宮來排除子宮內膜器質性病變
2009年,我國刮宮術指南的指標是:40歲以上,子宮內膜厚度12mm,異常子宮出血病程半年以上,可考慮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刮宮術。
2014年,中國宮血指南的診斷和刮除標準是:45歲以上、長期不規則子宮出血、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與子宮內膜癌相關的高危因素。B超提示子宮內膜肥大,回聲不均勻,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
可以看出,梅阿姨年齡大于45歲,有長期不規則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癌、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她的B超顯示子宮內膜不均勻增厚21mm,回聲不均勻,左前壁子宮內膜a分界不清。子宮肌層,豐富的血流信號,探查動脈頻譜,RI:0.48,與刮除指征一致。
許多女性朋友認為月經失調是絕經期的征兆,不經診斷和治療,可以順其自然而為。但是,圍絕經期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也很高。圍絕經期僅雌激素單一作用,缺乏孕酮拮抗作用,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較高,而子宮內膜病變的首次出現是月經紊亂。
特別是對于圍絕經期的女性朋友,當你的月經出現哪種異常時,你需要積極尋求藥物治療1。正常月經周期21-35天是正常的,當月經來得時候,比如40多天沒有月經,你應該及時去看醫生。
2。當月經應該走時,不要走:月經周期一般為3-7天,如果還有不規則出血超過10天,你也應該及時去看醫生。
本文是一篇原創文章,首次發表在Fu Hong博士的今天頭條上。這些圖片來自互聯網,并非商業用途。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沒有診斷、用藥和使用依據。它不能取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治療和建議。如果你覺得不舒服,請及時咨詢醫生。